市委党史研究室:高丹
2020年4月,我由市委组织部选派至市信访局挂职锻炼。两年来,我以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为指引,不忘来自党史部门的角色身份,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为民立场,凭借认真敬业的态度、谦虚诚恳的为人、扎实出色的业绩,获得领导肯定,赢得同事认可,共获评岗位练兵季度业务先锋3次,连续获得2020、2021年度考核优秀。
01、为党为民践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史志工作者为党立言、为民树碑,信访工作者为民解难、为党分忧,“为党为民”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牢记和践行的初心使命。两年来,我重点学习习总书记有关人民信访的重要论述,认真参加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活动,坚持“学习强国”“新干线”“之江杯”在线学习,积极接受岗前培训、参观讨论、讲座党课等线下教育。通过学习,丰富了我对党的思想理论的认识,增强了我为党工作、为民奉献的决心,加深了我对各项政策法规的理解,提高了我做好信访工作的能力水平。
02、立足岗位体民心
两年来,我历经市“12345”受理、办理、综合多个岗位,做到电话问民忧、督办解民难、文字诉民情、真心暖民心。共受理群众来电186个、办理群众诉求573件、参加现场督办8次、参与市领导包案接访10余件。尤其在综合岗岗位上,我坚持把视线聚焦于民生关切,力争让文字显温度、以文字助决策,当好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共主编报刘忻市长一周受理情况分析81期,参编报金志副书记一周信访情况8期,涉及热点问题324个;编写涉疫矛盾、施工安全、楼盘烂尾、疫苗接种、医保社保、拖欠工资等各类分析和其他材料80余份,并提出相关建议;编报两办重要(紧急)信息42期,编发微信稿50篇。材料获市领导批示32次。
03、精耕细作秉匠心
在市12345从事信息材料工作,和纷繁庞杂的数据打交道是常态。我坚持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追求,尽力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精。共编写并通过“杭州信访”微信公众号及杭州日报、钱江晚报等各大媒体发布每月图文受理数据12期、每月网络单位效能指数12期。同时,充分发挥个人专长,圆满完成信访局长“红色记忆”访谈活动采访整理任务,主动梳理统一平台网络单位规范简称;参与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完善、民呼我为平台建设改进讨论,参与全省“12345”大比武活动会务保障,并3次向新选派干部讲授信息材料工作心得。
04、无私忘我守公心
作为一名挂职干部,我从不把自己当成“看客”“过客”,对工作任务不推诿、不敷衍。作为市“12345”在独立学院转设、浙A区域指标等多项新政出台话务高峰期间组织的应急小组成员,我主动关注各类信访风险问题;作为市“12345”网络单位效能指数考评小组中唯一非在职人员,我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仔细核实每一项数据、分值,共编发预通报24份、正式通报12期,有理有据应对网络单位任何疑问。2022年春节期间,我热心主动参与所在社区疫情防控、无惧风险奔赴富阳开展消杀、认真负责编写报送假期涉疫信息,七天总志愿服务时长超过44小时。
05、回望昨日增信心
弹指一挥间,挂职已两年。当耐心倾听群众诉求、细致询问回访意见后,电话那端的每一声“谢谢”,都是对我做好群众服务工作的最大鞭策;当及时上报信息材料后,刘忻市长等市领导做出“这个报告总结得很好”“情况分析越来越有份量”“坚决把百姓呼声回应好”等批示,对所反映的民生问题给出“关注”“重视”“研究”“落实”等指示,则是对我做好民情上达工作的最好鼓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仍将继续保持和人民群众间的同频共振,进一步加深对党史方志工作的认识理解,持续加强学习思考的力度、深度和广度,真正自觉地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踔厉奋发的征途才刚起步,笃行不怠的信念根植心中。我将从这段宝贵的挂职经历中汲取经验和力量,努力为推动杭州市成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