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不少打着“互联网+”“金融创新”旗号,在居民日常消费和投资中蛊惑人心的涉众型金融犯罪,让人防不胜防,各地公安机关也纷纷侦破各种涉大众生活日常的金融诈骗案件,从侦破的主要案件来看,目前渗入生活日常的金融骗局主要包括五大类别。
骗局 001 以消费返现为幌子的金融诈骗
以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网络传销案——万家购物案为例。其模式就是以“万家购物”等返利网站和“百业联盟”加盟店网络为平台,打着“满500返500”“满1000返1000”等幌子,以超高额返利诱使他人发展会员,并推出了“六代计酬”的等级计酬机制。
仅两年时间,万家购物从注册资本十余万元网络代购商发展到日交易额3亿元电子商务巨头。截至案发,万家购物发展各级会员两百余万人,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的2300多个县(市);累计形成待分配分红返利的债务240.45亿元。
以消费返现为名义的金融骗局,本质是“以新养旧”的庞氏骗局。很多投资人就是冲着“消费返现”的好处去投资,平台拿新会员的钱返还给老会员,只要新会员源源不断,骗局就不会终结。由于这种模式大多设立了不同层级的合伙人、代理人,他们能从营业额中抽取提成,巨大的二次分配很快就会造成平台资金链断裂、最终崩盘。
骗局 002 假借公益名义的金融传销
此类骗局典型案例为2016年8月成立的“人人公益”全返平台。其宣称涵盖衣食住行、教育、医疗、旅游、娱乐等各大消费领域,对外鼓吹“在这个平台的运转下,加入进来的商家、消费者、以及平台自身都可以赚到钱,三方达到共赢”“与某公益基金达成了合作平台,要在5年内捐建一百所希望小学”等等。而经过警方调查,人人公益的运作模式其实是一种新型的传销,与传统传销有所区别的是,犯罪行为在网上进行,并且没有实物交易。
骗局 003 以金融互助为名义的庞氏骗局
“金融互助社区”一般宣称通过建立所谓“公平、公正、互惠、诚实的人助人金融平台”,让社会公众通过资助别人从而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常见的名目有:XX金融互助社区、XX金融互助平台、XX金融互助理财、XX慈善金融互助平台、XX金融互助投资、XX互助社区等等。被我国多次提示风险的“MMM金融互助社区”就是典型代表。
该类模式依托互联网,通过网站、博客、微信、QQ等平台公开宣传,波及范围广。其大多宣称投资门槛低、周期短、收益高。例如,免费注册后,投资60元—6万元,满15天可提现,日收益1%,月收益30%,年收益23倍,无手续费。
此外,参与者发展他人加入,还可获得推荐奖(下线投资额的10%)、管理奖(根据会员等级确定相应比列)等额外收益,发展人员无上限、返利无上限。早在20多年前,该类模式已被定性为世界上最大的庞氏骗局之一。
骗局 004 网络信息诈骗
该类骗局以植入木马的网络信息如以短信、链接、二维码、邮件、QQ、微信等形式进行诈骗。
常见骗局有假冒他人微信、Q0号等诈骗;冒充银行向受害人发送邮件、短信;虚构中奖信息向受害人发送中奖信息;以降价、奖励等为诱饵,要求受害人扫二维码成为会员等。
骗局 005 伪P2P借贷
伪P2P借贷一般套用互联网金融创新概念,设立所谓P2P网络借贷平台,以高利息为诱饵,采取虚构借款人及资金用途、发布虚假证保信息等手段吸收公众资金,突然关闭网站或携款潜逃。
其中,影响最大的e租宝案件,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安徽钰诚控股集团、钰诚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利用其控制的多家公司,在其建立的“e租宝”、“芝麻金融”互联网平台发布虛假的融资租赁债权及个人债权项目,以承诺还本付息为诱饵,通过媒体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非法吸收115万余人公众资金累计人民币762亿余元,扣除重复投资部分后非法吸收资金共计598亿余元。至案发,集资款未兑付共计380亿余元。